杂谈

最近张罗换工作,新工作刚起步也比较忙,所以暂时没时间做深度输出,就简单写写最近的一些心得和思考吧~ 内容比较杂,看个一乐。

有价值的知识

这个话题是最近在一个好友群里的问题,从业时间各异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区别还是挺大的。

把问题再明确一些,什么样的知识能在资本市场上让你估个好身价,很多技术一根筋的同学认为底层知识是答案。然而并不是,我和国内一些做编译器以及 os 内核的人聊过天,底层知识在当前互联网行业岗位需求比较少,当前流行的 infra 都逐渐开源化,特别是 k8s 导致早些年各厂自建的调度相形见绌,纷纷切换到社区版本,再在社区版本上移植 borg 的内容,所以 invented in China 渐渐变成了 copy to China,copy 的人力需求并没有那么多,基础设施无法容纳大量的就业岗位,这几年基础设施工程师们的境遇也并没有那么好。

如果觉得国内的 case 没有代表性,可以去看看 envoy 作者当初在 twitter 开发 envoy 的心酸历程,即使现在 envoy 在互联网都快变成了标准网关之一了。在这一波硅谷大裁员的影响下,也有不少基础设施工程师失去了工作。大家仔细一盘算,infra 的裁员比例好像总比业务部门多那么一些。

这些问题在 IDDD 里早有答案,supporting domain 往往是公司的 cost center,作为商业公司的老板,肯定不喜欢 cost center,跟技术人员的喜好无关。

说回到技术,具有稀缺性的技术才是技术人员的真正价值,比如你在一家金融相关的公司做 risk control 业务,市面上突然涌现了大量的 fintech 创业公司,这个时候就是你实现身价跃迁的最好时机。相关的领域知识里,有 80% 是业务知识,10% 是架构知识,剩下 10% 才是那些细节的技术知识。

当然,这种稀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公司之间的人员流动逐渐被稀释。因为技术人都比较单纯且乐于分享,一旦某个领域的知识被人系统地进行了总结成书,那么这些知识便不再稀缺。一方面,技术类书籍的作者成就了自己;另一方面,技术的传播则会拉低相关领域人才的稀缺度。一旦有据可循,知识就会瞬间失去他的稀缺性,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最不缺少的就是学习能力啦。

如果你当前从事的领域,所用到的知识在互联网难以检索,这可能就是未来一小段时间内你的核心竞争力。

你需要慎重衡量是否要将这些作为公开材料分享出来。

加班文化

互联网的从业环境在最近这十年,肉眼可见地滑坡了,这并不是错觉,在我们上学那会儿,加班还只是少数公司的文化,而现在,大陆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不加班的。

这十多年来,我也经历了十多家公司。不少大厂出来的中层 ld 会将加班视为某种形式的政治正确,按时下班就是工作态度不端正,这与圈子内弥漫的某种“价值观”是分不开的。大多数业务进入成熟期,公司内的人在做什么对公司数据的影响都有限,即使什么都不做,公司的自然增长可能也是那么多。但人才市场上对于 manager 的价值衡量往往基于可量化的指标,例如典型的面试问题“你的团队有多少人”,这导致大多基层技术 ld 放弃了把重心放在技术和业务上,因为性价比太低,而是把“一哭二闹三要”作为职业发展的信条和上升的快车道。

我们把这些中间的 ld 们拉到人才市场上,去掉管理人数这个标签,再去衡量他们的基础能力,很多人都是不合格的,这些人甚至没有被做过基础的项目管理培训,甚至也没有自己主动学习过。也不知道什么是一个大项目的关键路径,甚至有些业务的技术 leader,连什么是 mvp 都不知道就可以直接上岗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混得风生水起,因为大多数人也就懂一句“极限施压”。只要施压,我们开发流程里能省的环节都可以省,比如单测要花的时间比较长?那就别写了。回归时间比较长?那就别回归了。写设计文档要花时间?那就别写了。一套 happy path 代码写到底,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交付项目。极短时间内就体现出了 ld 的 leadership。要是上线以后有 bug,那就更好了,半夜起来修呗~ 这也是老板的 leadership 的一种体现,大家先抄近路,再花更多的时间来补课,没关系,没有人关注项目的维护成本的。因为当事人早就因为 leadership 杰出晋升啦!

关于工程师文化

这几年几乎听不到哪家公司在说自己内部有浓厚的工程师文化了,除了少数 infra 开源软件公司。对于从业人员来说,这是一种悲哀。大多数工程师对于企业也不再像曾经那样有归属感,只是作为雇佣兵和工具人一边领赏金一边工作而已。但工程师文化是如此可贵,我不想要轻易丢掉它。所以还是要去阅读先进生产力的 engineering 实践,学习别人怎么样去考虑各种方面的 scale,无论是让重复的工作自动化,还是让人员的规模能和生产力达成同步的线性增长。如果对工程师有足够的信任,他们自然也会回报以足够的效率。如果对将人工具化,指标化,那么得到的也就只有工具和指标而全无效率。

其实在市面上有很多不错的例子,比如同样的业务,有些公司只需要 5000 人,而有些公司则需要 10 w 人,两家公司的 GMV 并没有 20 倍级的差距。而滴滴当年和美团竞争的故事,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写过了。

Xargin

Xargin

If you don't keep moving, you'll quickly fall behind
Beijing